1
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常见问题 > 视觉跟随点胶机点胶路径怎么优化

视觉跟随点胶机点胶路径怎么优化

2025-09-26 14:18:24
0

视觉跟随点胶机点胶路径优化需优先匹配点胶需求,按功能选择路径类型。密封类点胶优先选蛇形路径,通过连续交错的轨迹覆盖密封区域,路径重叠率控制在15%-20%,确保胶水均匀填充缝隙,适配汽车灯罩密封、防水连接器点胶场景。蛇形路径需设置合理间距,常规间距0.5-1mm,间距过小易导致胶水堆积,过大则出现密封漏洞,需结合胶水粘度调整,高粘度胶水(5000cP以上)间距可放宽至1mm,低粘度胶水(1000cP以下)缩至0.5mm。

填充类点胶适合螺旋路径,从中间点向外螺旋扩散,路径圈数按填充面积计算,每平方厘米需2-3圈,确保胶水均匀分布无气泡,适配PCB板焊盘填充、传感器底座加固场景。螺旋路径起始点需避开产品边缘,预留1-2mm距离,防止胶水溢出,同时设置渐变速度,起始速度30-40mm/s,随圈数增加提升至50-60mm/s,减少胶水拖拽导致的轨迹变形。

线性点胶选直线路径优,路径需与产品边缘平行,偏差控制在±0.05mm,适配LED灯条点胶、电子元件引脚固定场景。直线路径需优化节点衔接,相邻直线段夹角≥90°时,设置0.1-0.2mm过渡圆角,避免直角处胶水堆积;夹角<90°时,采用分段点胶模式,每段路径独立设置速度,确保转角处点胶连贯,无断胶或溢胶问题。

视觉跟随点胶机

路径优化需结合视觉定位数据,利用Mark点校准坐标偏差。点胶前通过视觉系统识别产品Mark点,生成坐标补偿参数,将路径坐标偏差修正至±0.01mm内,适配批量生产中产品摆放偏移场景。针对曲面产品,需采集3D轮廓数据,将路径按曲面弧度分段,每段路径高度差控制在0.03mm内,确保点胶针头与产品表面距离恒定,避免胶水厚度不均。

速度与压力参数协同优化是路径优化关键。高粘度胶水(如硅胶)点胶路径速度需控制在30-50mm/s,对应点胶压力0.4-0.6MPa,防止速度过快导致断胶;低粘度胶水(如UV胶)速度可提升至60-80mm/s,压力降至0.2-0.4MPa,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溢胶。路径转折处需设置减速点,速度降至正常速度的50%,同时保持压力稳定,减少转角处胶水堆积。

路径顺序优化可提升生产效率,按“从内到外、从左到右”原则规划顺序,避免路径交叉或往返,减少针头空移时间。多型腔产品点胶时,采用“就近原则”排序,相邻型腔路径间距控制在5-10mm,空移速度提升至100-150mm/s,相比无序路径可节省20%-30%生产时间。同时需避开产品薄弱区域,路径与易损部件间距≥1mm,防止针头碰撞损坏产品。

路径优化后需进行试胶验证,通过视觉系统检测点胶轨迹精度,偏差超±0.02mm时重新调整坐标参数;检测胶水厚度,用激光测厚仪测量,厚度公差需控制在±0.05mm内,不符时调整路径速度或压力。试胶合格后保存路径参数,建立产品-路径参数对应库,后续同类产品生产可直接调用,减少重复优化时间,保障批量生产稳定性。


标签

视觉跟随点胶机
上一篇: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