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式注塑机锁模力选择需以塑胶件重量为基础参考。塑胶件重量在50g以下时,锁模力优先选20-50吨,适配电子元件、小型连接器等注塑场景,该重量区间塑胶件成型所需注射压力较低,小吨位锁模力可避免过度锁模导致模具损伤,同时降低能耗。塑胶件重量50-200g时,锁模力需提升至50-120吨,如汽车小尺寸端子、家电按钮等产品,中等吨位锁模力能平衡注射压力与模具密封需求,防止溢边产生。
塑胶件重量超过200g时,锁模力需选120-200吨,适配大型塑胶配件如洗衣机内桶部件、汽车仪表盘支架等,大吨位锁模力可应对高注射压力,确保模具型腔完全闭合,避免厚壁塑胶件成型时出现飞边或缩痕。特殊场景下需额外调整,嵌件成型时因金属嵌件与塑胶收缩率差异,锁模力需在基础吨位上加大10%,如原本需50吨锁模力的嵌件产品,实际应选55-60吨,防止嵌件偏移导致产品报废。
塑胶件结构复杂度影响锁模力选择。带有深腔、薄壁或多型腔的塑胶件,锁模力需适当提高。深腔塑胶件(深度超过50mm)成型时,熔体流动阻力大,需更高注射压力,对应锁模力需增加15%-20%,如深腔塑胶外壳原本需80吨锁模力,实际应选92-96吨,避免模具型腔扩张导致溢料。多型腔模具每增加一个型腔,锁模力需按单个型腔所需吨位的80%叠加,如4型腔模具单个型腔需30吨,总锁模力需选30+30×80%×3=102吨,确保每个型腔受力均匀。
塑料材质特性也需纳入考量。流动性差的塑料如PC、POM,成型时需更高注射压力,锁模力需比流动性好的塑料(如PP、PE)高20%-30%。PC料塑胶件若基础锁模力需60吨,实际应选72-78吨,应对高注射压力下的模具密封需求;PP料塑胶件基础锁模力60吨即可满足需求,无需额外增加吨位。增强型塑料如玻纤增强PA,因填充剂增加熔体粘度,注射压力升高,锁模力需在同重量普通塑料基础上加大15%,如普通PA塑胶件需80吨锁模力,增强型则需92-96吨。
模具尺寸与类型对锁模力选择有直接影响。模具型腔投影面积每增加100cm²,锁模力需增加10-15吨,如投影面积300cm²的模具,锁模力需选30-45吨,确保模具受力均匀。热流道模具因注射系统结构差异,锁模力需求比冷流道模具低5%-10%,如冷流道模具需100吨锁模力,热流道模具选90-95吨即可,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与模具损耗。
实际选型时需预留余量,锁模力应比理论计算值高5%-10%,避免因设备磨损、电压波动等因素导致锁模力不足。如理论计算需80吨锁模力,实际应选84-88吨,保障长期稳定生产。同时需结合设备品牌特性,不同品牌立式注塑机锁模力标定存在细微差异,选购时需参考厂家提供的锁模力-产品重量对应表,确保选型准确,兼顾生产效率与设备使用寿命。